三次分配:以慈善公益之手助力“共同富裕”

来源:长江日报 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年08月21日 07:33:00

知名经济学家贾康

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,“构建初次分配、再分配、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”,引发社会高度关注。就此话题,长江日报记者专访了知名经济学家贾康。

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是在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时,提出“构建初次分配、再分配、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”,用意很深。

党中央首次明确以第三次分配为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,是在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。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指出,“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,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”,确立慈善等公益事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。这是继2016年《慈善法》颁布实施后,进一步释放出新时代党和国家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、对收入分配格局进行调整的重大信号,成为建设更有优势的分配制度、开创中国特色公益慈善道路、走向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战略指引。

此次提出“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”,则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。

第三次分配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

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,先后有三次分配:

——初次分配,是市场机制主导的,生产经营成果要按照要素分配在劳动收入、资本利润、地租、科技成果收入等形式上,要注重激励、做大蛋糕。

——再分配,主要解决“分好蛋糕”的问题,政府主导特点非常明显,比如征收个人所得税、企业所得税等,更多地体现政府和企业、政府和居民关系的调整。财政分配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政府介入国民收入分配的方式,特别是转移支付和直接税。

——第三次分配,一般认为就是指公益慈善机构和志愿者组织来主导,按自愿原则的第三次分配,主要表现为以伦理道德为驱动力、自治和多样性为特征的进一步均平化的调整,其中,政府适当地引导和扶助。

第三次分配所指的公益慈善古已有之,中外皆有。中国传统基层治理中有学田、义仓等,民间自发的助学等,都属于公益、慈善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、文明的进步,第三次分配在调减贫富差距、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作用,总体呈上升趋势。随着老百姓实现温饱和全面小康,越来越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和富足人士产生,越来越多的人看重公益慈善,并参与实践。第三次分配是社会主体自主自愿参与的财富流动,对困难人群有着重要的救济功能,因此,对共同富裕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,因此在中国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,“第三次分配”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。

制度安排有助于促进“三次分配”

中央明确提出“构建初次分配、再分配、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”。比如说,遗产税虽然属于第二次分配的范畴,但是会促使一些富裕人群做选择题,是把钱捐出去建立公益性基金会,还是身后接受遗产税的调节?政府在第三次分配能做什么,遗产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,通过税收调节,促成自愿“第三次分配”。

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,统计发现,近年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在各类基金会中的捐赠占比也在不断提高,呈现出日益增长的公益热情和慈善文明。

同时,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。比如有做秀式,把一摞一摞钱塞到人家手上,曝光太多,不考虑受捐助者个人尊严。还有一些抱有强烈的商业性动机。此外,公益捐助以后,个人所得税优惠条款的手续也比较复杂。

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巨大空间,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加快制度建设,重视相关落地制度的配套,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并更有优势的慈善事业发展制度,确保第三次分配的导向更能与促进国家发展、提升人民福祉的需要同行。

“三次分配”有益于社会主义财富伦理观

分配本身都包含着价值取向。第三次分配中,社会力量所从事的民间捐赠、慈善事业、志愿服务等方式,对促进公正、追求进步都有积极作用。

从心理角度说,第三次分配中不仅受赠方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增加,捐助者的成就感、意义感也在增加,就是中国老百姓常说的“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”“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”等,都体现了正能量,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
“共同富裕”是社会主义的本质,“共享”是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。第三次分配彰显了这种发展理念,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。在道德、文化、习惯等影响下,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、慈善事业、志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,对再分配进行有益补充的同时,分配价值取向也得到了很好的传递。

从更深层次说,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实现社会公平、促进共同富裕,需要相应的财富伦理观支撑。发扬中华民族仁爱的传统美德,让慈善成为一种社会潮流,在奉献中获得精神升华,对慈善事业长期发展起到价值支撑作用。因此,“三次分配”虽然是经济话题,但与文化、社会建设密不可分,这既是第三次分配能够迅速发展的关键,也会因第三次分配的健康发展而不断进步。

(贾康 作者系第十一届、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,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,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、博导,曾长期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。)

(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采访、整理)

【编辑:张靖】